遥感卫星1号
- 名称:遥感卫星14号
- 制造商: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
- 发射日期:2012年 5月10日15时6分
- 发射地点:太原卫星发射中心
- 运载火箭:长征四号乙
- 纬度:37.5°N
- 经度:112.6°E
编辑:国防科技网 责任编辑:张海
使用情况
主要用于科学试验、国土资源普查、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,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。
2012年5月10日15时6分,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,成功 将遥感卫星十四号送入太空。同时,成功搭载发射了天拓一号卫星。测控数据显示,火箭飞行约750秒后,遥感卫星十四号与火箭分离;火箭继续飞行约1分钟后,天拓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,两颗卫星均成功进入预定轨道,标志着此次一箭双星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。
这是继2012年4月30日中国发射北斗双星后,进行的又一次一箭双星发射,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10天内执行的第三次宇航发射任务。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、副总经理袁洁等在现场指导发射。
“遥感卫星十四号”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,主要用于科学试验、国土资源普查、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,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。
- 名称:遥感卫星1号
- 制造商: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
- 发射日期:2006年4月27日6时48分
- 发射地点:太原卫星发射中心
- 运载火箭:“长征四号乙”运载火箭
- 纬度:38°50′56.71″N
- 经度:111°36′30.59″W
- 关注度:(5分)
研制历程使用情况
遥感卫星1号中国
研制历程
承担本次一箭双星发射任务的“长征四号乙”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,这次发射是中国“长征”系列运载火箭第162次航天飞行。在此之前,长四乙运载火箭自1999年首飞获得圆满成功至本次成功发射,已成功执行了17次发射任务,将27颗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,成功率百分之百。本次任务是“长四乙”的第18次发射。
资料图:5月10日15时06分,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“长征四号乙”运载火箭,成功将“遥感卫星十四号”送入太空,并成功搭载发射了“天拓一号”微小卫星。
结构特点
遥感卫星1号质量为2700余公斤,遥感卫星一号在重量、体积等方面都比长四乙火箭以前发射的卫星更重、更大。这要求火箭要么是具有捆绑式的四个助推小火箭;要么采用二级点火技术,让火箭在太空中滑行一段时间后再次点火,再将卫星推至所需的高度和轨道。常规情况下,长四乙火箭整流罩的直径为2.9米和3.35米两种,而这颗卫星的“块头”比较大,所需空间直径达到3.8米。因此,这枚火箭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:一是使用常规推进剂的火箭三级发动机采用了二次点火技术,二是采用了直径达3.8米的大整流罩。这两项技术创新带来的相关技术状态更改多达161项。
遥感卫星14号中国
研制历程
遥感卫星一号是遥感系列卫星的第一颗。“遥感卫星一号”和用于发射卫星的“长征四号乙”运载火箭,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,中国科学院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研制。
“遥感卫星十四号”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,主要用于科学试验、国土资源普查、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,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。搭载发射的天拓一号卫星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,主要用于技术验证实验。
资料图:“天拓一号”微小卫星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,主要用于科学试验,重量只有9.3公斤。
遥感卫星一号是遥感系列卫星的第一颗。“遥感卫星一号”和用于发射卫星的“长征四号乙”运载火箭,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,中国科学院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研制。卫星质量为2700余公斤,主要用于科学试验、国土资源普查、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,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。
北京时间5月10日15时06分,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“长征四号乙”运载火箭,成功将“遥感卫星十四号”送入太空,并成功搭载发射了“天拓一号”卫星。
结构特点研制历程
此次搭载发射的“天拓一号”微小卫星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,主要用于科学试验。
承担本次一箭双星发射任务的“长征四号乙”运载火箭,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,这次发射是中国“长征”系列运载火箭第162次航天飞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