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卫士”装甲人士运输车
主要用户
埃及
叙利亚
阿尔及利亚
索马里
利比亚
印度
朝鲜
越南
性能数据
- 乘员与载员:9人
- 车长:7.65米
- 宽度:2.9米
- 高度:2.86米
- 战斗全重:16,400千克
- 最大速度:100公里/小时
- 最大行程:800公里
“卫士”装甲人员运输车,该车也被称为BTR-3U/BTR-3E,“卫士”在布局上与BTR-80很相似:车长和驾驶员位于前部,战斗舱位于中央,动力装置在后部。主要区别在于该车的车长和驾驶员位置后方的车顶线提高,可获得更大的内部容量,增加了车辆的总体高度和重量。可安装多种武器系统。“卫士”具备完全两栖能力,在水中由车尾安装的单个喷水器推进。入水前车体正面竖起防浪板,车底排水泵启动。标准设备包括中央轮胎压力调节系统、前四个轮胎上的动力转向装置。
研制历程
ZBD-97步兵战车的设计借鉴了苏联的BMP-3步兵战车,在ZBD-97步兵战车基础上经过改进,产生了ZBD-04步兵战车。
结构特点
车体为箱型轧制钢装甲板焊接结构,顶部敞开。车长7.0米,车宽3.14米,车高2.03米。车长位于车体前部左侧,有1个向前开启的舱门和3具潜望观察镜,驾驶员位于车首中央,有1个单扇舱门和l具潜望观察镜,前部还有3具潜望观察镜。驾驶员的右侧为搭载步兵的班长或分队长,有1具潜望镜。载员室在车体前部,有横放的长条凳,可乘20名载员。车体前部的防浪板,由驾驶员操纵竖起。当竖起防浪板时,驾驶员前部中央1具观察镜可以升起。车体后部为动力舱,装有动力传动装置。车体的最后为喷水式水上推进装置。BTR-50装甲输送车有3个柴油箱,均布置在动力舱内,油箱容量为250升。
“卫士”装甲人员运输车乌克兰
性能数据
- 乘员与载员:12人
- 战斗全重:20,000千克
- 最大速度:70公里/小时
- 最大行程:600公里
ZBD-97步兵战车又被称为97式步兵战车、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或WZ502步兵战车(由该步兵战车的研发代号WZ502工程得名),是中国生产的新型专用型步兵战车,该型战车具有一定的自行浮渡能力,可进行有限的两栖作战。
BTR-50苏/俄
主要用户
约旦
伊拉克
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
- 名称:BTR-50装甲输送车
- 研发厂商: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工厂的科金设计局
- 诞生时间:1954年
- 底盘类型:履带式
- 轮胎负重轮数量:六对
使用情况
按需生产。装备阿联酋。
- 名称:97式步兵战车
- 诞生时间:20世纪90年代
- 底盘类型:履带式
- 轮胎负重轮数量:六对
性能数据
- 乘员与载员:22人
- 车长:7.08米
- 宽度:3.14米
- 高度:2.03米
- 战斗全重:14,500千克
- 最大速度:44公里/小时
- 最大行程:400公里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苏军的步坦协同作战方式,主要是采取步兵搭载在坦克上面(炮塔两侧的车体翼子板上)的方式。这种协同作战方式,推进速度是提高了,但是在弹雨纷飞的战场上,步兵伤亡的危险性大大增加。无疑,这是一种很原始的步坦协同作战方式。二战后,为了适应核战条件下作战的需要,苏军开始研制专门用于在战场上运送步兵的装甲输送车。同时研制的有两种:一种是轮式的,定型后成为BTR-152装甲输送车,另一种便是BTR-50履带式装甲输送车。
研制历程
20世纪90年代中期,乌克兰仿照俄罗斯BTR-80(8×8)两栖装甲人员运输车,开发并制造了代号为BTR-94的装甲车。而2004年又转让给伊拉克。
BTR-94的后继者为“卫士”(Guardian)装甲人员运输车,该车也被称为BTR-3U/BTR-3E,是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ADCOM国际集团联合研发的。
97式步兵战车中国
结构特点
外观与俄罗斯BTR-70/BTR-80(8×8)装甲人员运输车相同,两侧各有四个大型负重轮,第二个和第三个负重轮的间隔较大,卫士在前部驾驶员和车长位置的后方有明显突起的车顶线,车顶可安装多种武器站。
车体正面呈钝角,防浪板折放于其上,驾驶员和车长面前的大型窗户可以由顶部铰接的活板覆盖,车尾是动力舱,车体右侧有大型水平排气管,左侧有载货箱。
除了顶舱门之外,车体两侧第二个和第三个负重轮之间还各有入口。
结构特点
ZBD97型步兵战车的采用传统步兵战车设计:动力舱在前,其左侧为驾驶舱,战斗舱居中,载员舱居后。车体呈箱型,由轧制装甲钢板焊接而成。
该车继承了中国履带式装甲输送车/步兵战车一贯的设计风格:前下装甲和前上装甲使车体前端呈楔形,前下装甲以大倾角向内倾斜,前上装甲以小倾角向内倾斜,一直延伸到车长处炮塔座圈前沿。车首有一个大尺寸机械升降式防浪板,平时收紧贴靠前下装甲,进行水上机动前靠液压机械装置将防浪板升起。该车车顶水平,炮塔后部载员舱车顶向后下方倾斜。车体两侧竖直,一改往常向内倾斜的风格。车尾竖直,有一扇传统的右开尾门。
ZBD97动力舱的布置更接近西方风格:右侧为三个串联装矩形散热器,左侧为一大尺寸正方形动力舱盖板,在动力舱后缘炮塔根部为一多空组合式发动机进气滤清器。驾驶舱采用了带有东方风格的串联式双人布局,舱盖采用传统的椭圆形盔式左开舱盖。其前舱舱门前面安装有三个呈扇形分布的潜望观察镜,其后舱在车体左侧安装有一个侧视观察窗。
97式步兵战车是中国独立研制的第2代步兵战车,具有火力强,机动性好的特点。但该车重量过轻使得防护力存在严重不足,属于典型的“皮薄馅大”,战时伴随坦克进行作战时将面临极大困难。这款代表中国最新水平的步战车还有很多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。
- 名称:“卫士”装甲人员运输车/BTR-3U/BTR-3E
- 研发厂商:ADCOM国际集团
- 诞生时间:20世纪90年代中期
- 底盘类型:轮式
- 轮胎负重轮数量:三对
使用情况
2000年,网上首先出现97式步兵战车的相关信息,随后,中国官方主办的军事杂志《现代兵器》首次披露了它的部分信息,并声称97式步兵战车于2006年加入中国陆军现役。
型号演变
- 除了之前提到的当地研发的Shakval统一战地模块之外,“卫士”还可安装多种武器站。已研发了一种装甲抢救车。